时间:2020-12-29 作者:科学养鸽 访问量:3165
【临门一脚】做出最佳赛鸽
泛论种鸽的选择与配对
文/吴一鸣
首次公开与鸽界朋友接触以来,曾认识了许多鸽界的前辈与新朋友,同时也得到许多鸽友的支持与鼓励,叮嘱我一定要坚持用自己的原则来服务鸽界好友,在此也感谢我的好友林云达先生邀我共同参与投稿并发表浅见,只有接触到这么多好友,才能更有机会了解鸽界中许多未解之谜,并广增见识。在此表达心中的感谢!
1+1≠2
何谓“1+1≠2”?简单地说,就是多了一个“人的因素”,主要是因个人的智慧,而有不同的成果,你选择的种鸽与你配对育出的赛鸽,你的照顾培养、训练,所有一切的饲剂药品、作息时间,全都是由“人”所主导,鸽子本身没有一点选择权,由此论点观之,“人”是最主要的因素及成败关键。
修定与尊重赛鸽井重
凡是有定心的人就能临危不乱。在千变万化的赛鸽过程中,如果没有定心,只要稍有不当之处即可能前功尽弃,足见“修定”对鸽友而言是何等的重要,可说是一门必修的课题。一羽幼鸽短短几十天大,就能升空飞翔而不遗失,甚至有所谓的百日赛,由此可知鸽子的智慧是何等的高超,可能由于你的尊重换取到无限的成果,我们鸽友岂不该先要求自己呢?同时也要尊重您的爱鸽才对!
视才适用
应邀走访了我国台湾省中部与东部的几位鸽友,与他们畅谈之后,发觉其中许多问题是出在误解与误导之间,以及理论与实际无法划上等号,然而不是等号就不是合理的理论。我虽曾强调个体的条件,但选鸽、配鸽、养鸽绝对不是单一条件就能决定对或错,而是多项条件相互配合,如果说某种鸽系或某种鸽眼、羽翼就一定是好是坏,这就不客观。如同只重视羽翼的鸽友,鸽子也不可能全数入赏,鸽子是全面性的,好鸽的条件也是全面优质的,只注意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,都是不行的。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詹姓鸽友,他有一羽伯马母鸽,当我探视这羽母鸽时,我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这羽鸽很伤脑筋。”鸽主问为什么?我又反问:“这母鸽是一羽低归返率可归返的赛鸽吗?”鸽主马上回答说:“鸽子确实是伯马入赏,但为何您会
说伤脑筋?”我说问题就出在这只鸽子身上,它体型太胖,骨架结构又不良,加上又是母鸽,在作育下代的体型拉力中,会出现很多体型像母鸽的小鸽子。如果在正常气候下竞翔,会因为体型不良而落后,因此母鸽的奖金就会全数被下代幼鸽花光了。当然并非所有的伯马鸽或记录鸽都是如此,假如这羽伯马母鸽是一羽体型优良的鸽子,情形就不一样了。很多事可以把它简单化,不要想得太复杂,只要有自己的正确观念,依靠自己的需求来做选择,它也可以是一羽好鸽,只是看你怎么想罢了。
在与鸽友的畅谈中,我套用了一个武侠小说的观念-当你在练武时,手中只握了一把木剑,但当你有了一些武艺后,你就很想拥有神兵利器;然而若有了更高超的武艺时,任何一种兵器你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养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
种鸽与赛鸽
几乎所有鸽友都曾讨论过这个问题,有些鸽友追求铭血,有些人则追求记录,若要我回答这个问题,其实很难整理出一套既合乎实际而又正确的答案,我只能将个人心得供鸽友们参考。种鸽的要求,首先要确认该鸽系之特性。所谓特性,也就是家族记录赛绩是在何种赛制下有独特的表现,我们只要锁定该系的特性,当你引进该系铭鸽做为主导种鸽时,如果下代不能表现出其特性时,自己就要注意到问题是出在哪里。是互配的引导鸽有问题吗?若我们从很简单的层面来探讨,假使主导鸽没有问题,而是互配的引导鸽在体型架构上无法与主导鸽配,造成特性不能被引导下来,那么下代的子鸽就可说是完全失去主导鸽的特性了,所以我看到有些好鸽就这么地被冷落了。成功的育型家可借助互配来弥补美中不足的体型,我确实曾目睹过一代比一代更完美的育型过程。“种鸽一定要有好血统,赛鸽一定要有好体型!”这是一个公认的理论,因此我们有一个公式:
血统+体型+眼志=选择种鸽的基本要素
我一直希望把养鸽单纯化,不要因太复杂而乱了方向,只要确认系统无误、知道何种体型较适合竞翔、并略知眼睛的结构,只要把握这三个大方向,否则光有好种鸽却育不出好体型,岂不就失掉了意义?若某一羽赛鸽,它的成绩表现与你的预期不符时,你也要注意血统问题。
此外,还有另一个要素,在找寻主导鸽时,我们可选择IQ好的鸽系为主,但在引进时不要只引进一只。最好能同时引进多羽,并且搭配的引导鸽要以耐力好、体型佳的鸽子为主,互配之后,若能有个性像主导鸽,而体型像引导鸽的下代,则应再将此下代配回原来的主导鸽,这是我见过最成功的育种育型,在此供大家做参考。
鸽尾重要吗?
鸽尾是方向与起浮升降的主要器官,但鸽尾的长短重要吗?鸽友也曾问到这个问题。公鸽与母鸽因生理结构的不同,天生体型即有不同,尾巴的长短会有不同的作用与影响,如果是顺风,尾的长短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,但若是逆风或风向不稳定时,尾的长短就有影响了,短尾会因风速而使鸽身摇摆不稳,长尾则可借之稳定鸽身,所以鸽尾除了上述的作用,还有稳定鸽身的作用。
一羽束尾的鸽子配对时要考虑如何不使它尾巴变短,又不失原有的束尾。束尾鸽是因尾部结构与毛细孔方向的问题而形成,为使下代鸽尾部不变短,你不能搭配有同型束尾与毛细孔方向相同的鸽子,一定要搭配略宽而毛细孔方向不同的鸽子,鸽友可参考此理论再进行实践,检验看看是否果真如此。
来源:中国信鸽竞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