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-11-28 作者:科学养鸽 访问量:3470
鸽体的静平衡与动平衡
翅与尾对鸽子飞行速度的用与反作用
副羽少和尾羽短影响鸽体上浮和平衡,
迫使鸽子拼命煽动翅膀求得平衡,
这是短程鸽快速飞翔的原因;
翼展大阻力也大,煽动时较费力,
迫使鸽子放慢煽动的频率,
这正是长程和超长程赛鸽所需要的。
文/顾澄海
信鸽是“插羽健儿”,它的飞翔运动器官主要是翅膀和尾巴。这两个部位羽毛的长与短、疏与密,都会影响到鸽体的平衡与浮力、速力和阻力,直接关系到鸽子的飞行速度。因此,我们来讨论鸽子的翅与尾的静平衡与动平衡、作用与反作用,这对于鉴别和提高种鸽的飞行速度是大有裨益的。
动平衡·静平衡
平衡有两种,一种是飞行物体所需要的速力与浮力的自身平衡;另一种是物体在飞行中求得的平衡。前者是静平衡,后者不妨称之为动平衡。
信鸽的静平衡(平衡感)是鉴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常常看到一些资深的鉴鸽者,一鸽在手,平卧手掌中,轻轻松开手指,只见那鸽儿心神若定,温顺妩媚,左右翅膀对称地分处两边,露出白色背心,连腰接尾,微微下倾,自头顶至尾端,呈一条笔直的流水线。哇!人们无不惊叹这是一羽平衡感极好的鸽子。
平衡感对信鸽很重要吗?是的,太重要了。飞机是模仿鸟类飞行设计制造的,一对机翼的长度、调度、高度和重量都是相等的,这都是为求机身的平衡。空气动力学告诉我们,平衡不仅是速力的需要,也是浮力的需要。信鸽不是机械体,不是设计师根据飞翔需要设计而成的,尽管造物主就像设计师那样造就了鸽子,但鸽子是生物,有它自己的规律,赛鸽者可以驾驭它,却不能改变它。
那么,动平衡又是怎样影响飞行呢?举个例子说:人们上班骑了自行车,自行车本身是平衡的,但是还要在车轮转动中求得平衡,一旦车轮停止转动,自行车就失去平衡,人和车就倒在地上。所以,当人们跨上自行车以后,就要不停地踩踏,才能保持平衡,踩动愈快,平衡就愈好。初学者总是别别扭扭地掌握不了平衡,既没有速度,又常常倒地。鸽子在飞行中也有求得动平衡现象,这里我们来揭示这种现象,并讨论怎样利用鸽子在飞行中对动平衡的要求,鉴别和提高飞行速度。
主羽·副羽·11羽
当我们展开翅膀鉴赏时,一般有两种类型:一类是翼展面较大,10根主羽和10根副羽之间,齐齐整整地形成一幅扇面。第一根主羽和第一根副羽(指20根主、副羽中间那两根)是等长的。另一类是翼展面相对地小,第一根主羽凸出副羽线,就是主羽、副羽的结合处有一级1厘米~2厘米的阶差。这一类不同的翼形说明了什么呢?前者是长程赛耐力鸽的特征,后者是中短程赛速度鸽的特征。过去我们的鸽友偏爱长程赛和超长程赛,看到一副宽大的翅膀就认为是“好家生”,其实这对中短程鸽子来说,这并不是“好家生”。翼展论者认为,鸽子的飞速是靠翅膀的长度(翼展)来发挥的。殊不知翼展大,阻力也大,阻力大搧动时需要费力也大,迫使鸽子放慢振动的频率,这正是长程和超长程赛鸽所需要的。
那么,主羽长于副羽,翼展相对小的鸽子,为什么飞得快呢?科学家们研究发现,10根主羽的构造是向外撇的,在飞翔中产生推力,搧动时把鸽体推向前进。而10根副羽的构造是向内弯的,在振动时产生浮力,它的功能是保持鸽体平衡。如果副羽长,翼展就大,鸽体的平衡与浮力虽然更好些,但阻力也大。副羽小,翼展也小,甚至小到连托起鸽体并保持平衡都很困难,鸽子必然会剧烈搧动双翅,加速飞行,用速度寻求平衡,不使鸽体下沉,这就像人们跨上自行车就要不停地踩踏一样,速度愈快,愈能保持平衡。有位鸽友为取得动平衡的效果,把参赛鸽的副羽拔去一根。可见,副羽短于主羽是快速鸽的主要特征之一,这是有科学根据的。
对“11羽”(主羽有11根)鸽子,鸽友们也是褒贬不一,有人认为既然比别的鸽子多一根主羽,振动时必然会增加空气压力,有利于推进速度,也有人不以为然。中国台湾薛嘉发先生的“第一夫人”,两边翅膀都是11根主羽,它在2年里连续获得4次五关赛综合冠军,成为世界的名鸽。“11羽”的功能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根主羽而增加空气压力,推进飞行速度,而是与副羽直接有关。不知鸽友们是否注意到,凡是长有11根主羽的鸽子,必然少去一根副羽,即只有9根副羽,主、副羽相加却仍然是20根。少一根副羽和副羽比第一根主羽短1厘米,都说明副翼的翼展相对地变小,对托起鸽体,保持平衡增加了难度,“11羽”的鸽子为保持在飞行中的平衡,必然是拚命振动翅膀,加快速度,所以“11羽”鸽子也成了快速鸽的一个象征。
大尾·小尾·剪尾羽
尽管在冠军鸽的行列中不乏大尾巴的鸽子,但是人们在鉴鸽中都给小尾的鸽子打高分。这里所讲的“小尾巴”,一是指尾巴较短一些,二是指尾羽束成一至一根半,人称“I”字尾。尾巴和翅膀的大或小,都是根据鸽体的大小而言,离开鸽体的大小,尾巴和翅膀的大小就无从谈起。小尾巴的鸽子一定比大尾巴飞得快吗?这并非绝对化,只是比较而来的。记得十几年前,谢炳先生在香港放上海的一次比赛中,他的一羽参赛鸽其它条件都很好,只是尾羽太长了一些。他在送鸽上笼之前把尾羽剪去1厘米。比赛结果,这羽赛鸽获得亚军。
我问他,这羽鸽子之所以获得亚军,与剪短尾羽有直接关系吗?他说拿起剪刀的时候是想它能飞得快一点,但赛鸽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印证的。再说在同一次比赛中的冠军鸽并没有剪短尾羽,但这也不能否定剪短尾羽的作用。现在,我们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来加以讨论,应会带来一些新的启迪。
鸽子在飞行中尾巴有什么作用?一是保持鸽体平衡的作用(不仅是起飞和降落时);二是鸽子在转向时起了舵的作用。记得孩提时代在田野上放“鹞子”(风筝),有“八角鹞”、“九串鹞”,在“鹞子”的下端都拖了一条长长的“尾巴”,才能把“鹞子”稳住,乘风上升。“尾巴”不够重时,“鹞子”就在半空中翻筋斗;“尾巴”过重了,“鹞子”就上不去。鸽子的尾巴也有些类似作用,大尾巴有利于鸽体的上浮与平衡,也有负面影响,增加了阻力;相反的,小尾巴阻力小,但不利于鸽群的上浮与平衡。小尾巴的鸽子为了保持鸽体平衡,在飞行中必然拚老命振动双翅,就像骑自行车那样,
以加快推进速度求得平衡,把过长的尾羽剪短1厘米,人为造就一条“小尾巴”,争取它快速归巢,可见小尾巴鸽子和大尾巴剪短的鸽子,希望它飞得快一些,并非没有科学根据。
速力·耐力·体力
45年前,翅膀研究者查理斯·万达司基丹把翅膀说成是“鸽子飞行的推进器”,曾引起一场争议,并且在鸽刊和鸽报上展开笔战。持相反意见者认为,鸽子的推进器是由心脏和肺组成,翅膀只是飞翔的构造之一。过去,我一直认为心脏是鸽子飞行的发动机,而翅膀是把鸽体推向前进的螺旋桨。所有这些说法,都是一种比喻,不是生物学上的论点和依据,不能要求绝对正确和非常严密。但这里有一个共同点,都强调心脏对飞行的重要性。鸽子的飞行,是整体的运动器官互相配合才得以运作,羽毛、肌肉、骨骼等皆是,而看不见、摸不到的心脏是各器官之首。
上面说到,副羽少和尾羽短,会影响鸽体上浮和平衡,迫使鸽子拚老命搧动翅膀求得平衡,如果正常飞行每分钟翅膀振动300次,此时此刻假定它增加30次,那么各部器官的总和-体力,也要相对增加10%的负荷。如果这是一羽体力极好的赛鸽,在这种关键时刻仍有超体能发挥,甚至坚持飞完全程,肯定是稳操胜算。如果这羽赛鸽体力不佳,速力自然也上不去,名落孙山是不可避免的。
同理,一羽体力超群的鸽子,即使它长了一对具有耐力鸽特征的大翅膀,在飞行中即使阻力很大,但翅膀的振动频率有增无减,在比赛中往往把小翅膀的对手抛在后面。上海鸽友比较熟悉的比利时勃列考克斯,他有一羽名鸽“老灰”,曾获得500公里国家赛2次冠军,它的翅膀长达25厘米;另一羽名鸽“玳瑁4号”,也得过2次国家赛冠军,但是它的翅膀只有23.2厘米。如果发动机的马力不足,那么飞机上即使装上8个螺旋桨也无济于事。这里,使我们想到了一句行话-“好种必须好养”,速力和耐力都在体力的支配下走向各自的反面,时而快鸽子飞得慢了,时而慢鸽子却飞得快了。若能知鸽善用,则无敌于天下矣!
来源:中国信鸽竞翔网